二维码
化工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中氢源安践行科技创新 推动氢能产业融合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0-27 20:55:36    来源:中华化工网    浏览次数:446    评论:0
导读

氢气能量密度高,在使用过程中的产物是水,可以真正做到零碳排放、无污染,被认为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21世纪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氢能发展,通过多种模式将氢能与可再生能源、建筑、交通及工业等领域紧密结合,探索氢能高效运营发展模式。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中氢源安(北京)科技有限又紧又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汇聚领先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突破储放氢工艺及工程化的关键技术性难题,推动氢能产业融合发展。

 

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能源体系建设

科技创新在能源革命中起决定性作用。能源科技创新是“安全、高效、低碳”现代能源工业体系的核心,是引领能源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能源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我国在低碳技术研发方面还面临诸多困难,如缺乏完整、有效的法律政策支持体系;低碳技术项目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健全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低碳科技法律政策支撑,大力推进低碳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能源技术革命。

 

氢气能量密度高,在使用过程中的产物是水,可以真正做到零碳排放、无污染,被认为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21世纪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氢能发展,通过多种模式将氢能与可再生能源、建筑、交通及工业等领域紧密结合,探索氢能高效运营发展模式。

 

有机液储运氢技术破解氢能储运痛点

氢能量密度高所带来的优势明显,但同时由于其密度低、活性强,带来的劣势也不容忽视。氢能储运困难,成本高昂,且难以实现规模化应用,已成为当前制约氢能大规模发展的主要障碍。针对这一技术痛点,中氢源安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使得氢能在终端行业应用更安全。

 

在储运氢的过程中,当下应用的技术路线,均为危化品运输属性。针对这一行业痛点,中氢源安通过技术创新研发了安全高效的有机液储运氢技术,质量储氢密度可达5.5%,体积储氢密度可达55kg/m³,实现了氢能储运的非危化品属性,安全高效。

 

 

中氢源安有机液是目前储氢行业中唯一非危化品材料,不易燃、不易爆、不易挥发、无毒,闪点、熔点、沸点都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性,可在常温常压下储运。同时,有机液在储氢、储运、放氢过程中损耗极低,可循环使用,大幅降低了能源成本。

 

科技创新驱动氢能产业融合发展

又紧又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有机液储运氢技术可充分消纳低成本绿氢资源,将氢能以极为灵活的形式(集中、分散)进行能源分配和供给,实现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交通、工业等领域的用能需求,不断推动相关氢能产业的落地。

 

 

又紧又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将持续开发氢能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加快有机液储运氢技术的市场推广速度,以氢作为关键能源载体实现多种能源资源的灵活互补,逐步加强对氢能、可再生能源等节能减排技术的综合应用。

 

中氢源安着眼长远,以双碳目标为着力点,凭借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力争在新一轮能源转化过程中突出重围,为促进能源变革和经济转型,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能源体系作出积极贡献!

 
(文/小编)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news/show.php?itemid=3710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chem234.com。
0相关评论
 

版权所有: 2008-2023 中华化工网(CHEM234.COM)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1039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