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化工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化工百科 » 正文

三氟乙酸酐(TFAH)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18 15:46:56    来源:中华化工网    作者:张佳    浏览次数:1555    评论:0
导读

三氟乙酸酐(TFAA)是强脱水剂,具有较宽范围的化学反应性,在多种聚合物和精细化学品的合成中用作溶剂、催化剂、脱水缩合剂和保持剂,广泛应用在染料、感光材料、新型液晶显示材料、航天科技、农药、医药、聚合材料等方面,提高聚合反应的速度和产品的收率,并作为衍生化学试剂应用于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对畜肉、果蔬中有毒代谢物和菌素的检测,具有非常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三氟乙酸酐

化学品英文名称:Trifluoroacetic anhydride

产品推荐用途:医药、农药中间体

产品限制用途:不得用于食品添加剂

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本品易燃,具腐蚀性、强刺

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健康危害:具腐蚀性。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

用。吸入可引起喉、支气管痉挛、化学性肺炎、肺水肿。接触可引起

烧灼感、咳嗽、头痛、呕吐等。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

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腐

蚀液体、皮肤腐蚀/刺激、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呼吸或皮肤过

敏。

危险信息:腐蚀。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远离火种、

热源。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戴橡胶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

罩,穿胶布防毒衣。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

和饮水。禁止排入环境。

事故响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

限制出入。切断火源。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彻底冲洗皮肤、

头发、指甲等。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冲洗眼睛。就医。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就医。食入:漱口。

就医。收集泄漏物。火灾时使用干粉、砂土。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

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 4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

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

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废弃处置: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制造商联

系,确定处置方法。

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 √ 混合物 □

危险组分 浓度,

% CAS No.

三氟乙酸酐

99.5%

407-25-0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

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

时给输氧。如呼吸及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就

医。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接触该化学品的主要症状和对健康的影响:具腐蚀性。对眼睛、皮肤、

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喉、支气管痉挛、化学

性肺炎、肺水肿。接触可引起烧灼感、咳嗽、头痛、呕吐等。

对施救者的忠告:不要直接接触有害物质。

医生的特别提示:若自行处理不好,请赶快就医。

及时的医疗护理和特殊的治疗: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及心跳停

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

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用水灭火无效。

灭火剂:干粉、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特别危险性:遇低级醇和水起化学反应而分解。对很多金属尤其是潮

湿空气存在下有腐蚀性。

特殊灭火方法:干粉、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保护消防人员的防护装备: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

第六部分 泄露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

自给式呼吸器,穿全身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

漏源。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

出入。切断火源。

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小量泄漏:用砂

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

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防止发生次生危害的预防措施:无资料。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

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

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

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生

烟雾。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容器与传送设备要接地,防

止产生静电。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库温不宜超过 4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

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

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

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无资料。

监测方法:无资料。

生物限值:无资料。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方法: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

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皮肤和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特殊防护措施: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

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发烟液体

气味:有刺激性气味

pH 值:无资料

熔点/凝固点(℃)

-63.5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39.5-40 闪点(℃)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无资料 爆炸下限

%(V/V):无资料

蒸气压(KPa):无资料 蒸气密度(空气

=1)3.9

相对密度(水=1)1.49

溶解性:易溶于水

辛醇/水分配系数:无资料 自燃温度(℃)

:无资料

分解温度(℃):无资料

气味阈值:无资料

蒸发速率:无资料

易燃性:无资料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危险反应:易燃烧,分解。

应避免的条件:明火、高温、有不相容的物质存在。

不相容的物质:强氧化剂、强碱、强酸、水、醇类、低碳钢、镀锌钢、

锌。

危险的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有机物燃烧产生的

其他类型的热解产物。

预期用途:医药、农药中间体。

可预见的错误用途:用于食品添加剂。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对皮肤有刺激性。吸入有害健康。

皮肤刺激或腐蚀:对皮肤具有刺激性,可引起烧灼感。

眼睛刺激或腐蚀:对眼睛具有刺激性。

呼吸或皮肤过敏:接触可引起烧灼感、咳嗽、头痛、呕吐等。

生殖细胞突变性:无资料。

致癌性:无资料。

生殖毒性: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性接触: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无资料。

吸入危害:吸入可引起喉、支气管痉挛、化学性肺炎、肺水肿。

毒代动力学、代谢和分布信息: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无资料。

持久性和降解性:无资料。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无资料。

土壤中的迁移性: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制造

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残余废弃物: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

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UN 号)3265

联合国运输名称:酯类,未另作规定的。

联合国危险性分类8 类。

包装标志:腐蚀性液体。

包装类别I

包装方法:钢塑复合桶

海洋污染物(是/否):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须报铁路局进行试运,试运期为两年。试

运结束后,写出试运报告,报铁道部正式公布运输条件。铁路运输时

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

装。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

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

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

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

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

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

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 年 1 月 26 日国务院发布),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规定([1996]劳部发 423 号)等法规,针对化

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

定;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将该物

质划为腐蚀液体。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其它重要信息:

填表时间:2009-11-26

修改说明:根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2008)修订

编写。 

参考文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



 
(文/张佳)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文为张佳原创作品,作者: 张佳。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news/show.php?itemid=3393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chem234.com。
0相关评论
 

版权所有: 2008-2023 中华化工网(CHEM234.COM)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10393号-3